乡愁里的中国丨叶一剑:阅读你的生活
阅读、已成为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
公共阅读空间也将成为所有城市标配
方塘书社、与你一起
阅读你的生活
欢迎收看第二十八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523vct07o&width=500&height=375&auto=0
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以“既要在云端,又要在人间”的研究态度,践行行走、思考、写作、阅读、对话“五位一体”的治学路径,对区域经济、城市、建筑、商业与文旅等领域进行持续追踪,以实现对时代变革的记录和思考。
附文字版:
本期《乡愁里的中国》的录现场是在应天书院,应天书院在历史上名气很大,以前把商丘称之为归德,是中国文化重镇,而应天书院就是重镇中的重镇。
今天我们在这里呆了一下午的时间,注意到,来这里的人其实并不是太多。而且给我带来比较大的冲击是,即便来到这里的人,呆的时间也很短。有的仅仅是拍一下建筑,根本就没有真正的走进去看里面的内容,比如,当年范仲淹在这讲学的经历,包括他的一些作品,以及包括对于围绕应天书院和这个地区的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进行太多的了解。
为什么会对此感慨,在前段时间(4月23号)的世界读书日期间,我还在给我的同事,以及朋友讲这个事情,我对于世界读书日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首先,整体来说,今年的氛围是比之前要好很多。
其次,从朋友圈和互联网上可以明显的看出,今年参与的人数也应该很多。
再次,今年围绕世界读书日的活动也变得很多,参与的机构也比较多,而且在此期间,围绕与阅读有关的生活方式的全产业链的思考,也是比较多的。
所以,现在整个社会对于阅读的需求,以及对于阅读的思考维度,在变得多元。比如,大家会思考阅读和优雅生活之间的关系、阅读和脱贫之间的关系,以及阅读和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甚至阅读和国家转型是什么关系。今天谈的是“阅读你的生活”,这也是我们“方塘书社”提的一个概念。
方塘书社为何要提出这样的概念,或者方塘书社在这样的主题之下或理念之下到底要做什么事。刚开始,我们最朴素的追求就是希望能够重塑,或者激发人们对阅读的兴趣,并且能够重塑主流的阅读共识,能够在阅读和生活之间找到一个桥梁,所以,我们做了《方塘书评周刊》。
对于《方塘书评周刊》我们就一个追求,希望能够找到或者推出最优秀的书评。另外,我们还做了方塘咖啡公开课,对此,我们是希望能把方塘书社里面的基本功能和咖啡的功能延伸到生活方式,延伸到对于咖啡和咖啡馆文化的哲学层面的思考。
除此以外,我们还将进行图书策划以及出版,同时也包括图书的销售、咖啡的销售。最后,我们的方塘书社也将成为在地文化挖掘的一个平台和载体,这也是方塘书社和其他所有书店最大的不同,也将成为方塘书社最大价值体现。
我们希望方塘书社能够成为一个城市的新的文化公共空间。在城市里,它表现为城市文化公共空间,而在乡村里,我也提到一个概念,叫“乡村的新祠堂”。
原来,可能每一个村庄都有一个祠堂,祠堂除了宗族的仪式之外,其实还存在教化的功能。现在我们知道乡村社会的人口结构已经在发生改变,那么,人口结构发生改变以后,能够承担仪式感,以及具有文化地标的建筑,或者场所也应该发生改变。
它就不单是传统宗族的一个祠堂,是带有在地文化多元挖掘价值的一个书社,当然我们也希望在书社里面能够植入很多的文化,比如,推介、演讲,甚至讲学,就像我们所在的应天书院传统的功能一样。在书院里面,有大儒,通过大儒的讲学,来带动整个地区的文化档次或者文化氛围。
但是,我们也知道书院文化在复兴。而,复兴的书院文化不是再去造一个建筑,它需要有大师,也需要一个真正的阅读氛围,对知识的重视。
在世界读书日的时候,能够有更多的人去关注阅读,把阅读标榜为自己生活的标签,这不是这一刻我们去这样做,而是应该把它整个灌输到我们对知识的敬畏,对历史厚重的推崇,以及包括新的教学和学习的互动关系里面去,把更多的场景,比如应天书院的氛围,和书院的场所,能够真正的实现厚重之间交流。从一个机构的角度来讲,无论是新型的方塘书社,还是有着丰厚历史的应天书院,都应该去思考。
同时,对于每一个社会人来讲,都应该去思考自己到底怎么样去回归到与阅读有关的优雅生活状态去。一方面,可以实现自我人生的完善,同时,也可以推动国家的转型。有点类似于传统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厚重的文化中间,今天再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尤其有一番滋味。所以,我们也期待应天书院在新的阅读时代,能有新的变化,重新回归它的辉煌。
辉煌的背后,也是整个社会的变化,变得更优雅,变得更厚重,变得对整个在地,或者全球的文化予以敬畏,这也是我们这期节目所要传达的主张。
相关阅读